学习情境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其精髓 学时:10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知识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其历史地位及其指导意义。 3.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4. 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教条主义现象。 |
教学内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课堂讲授(多媒体); 2. 案例教学; 3. 课堂讨论。 |
工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生已有基础: 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
学习情境2 毛泽东思想 学时:8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来正确分析、发现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 2. 剖析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胸怀远大理想,提高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知识目标: 1. 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 2. 剖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
教学内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课堂讲授(多媒体); 2. 案例教学; 3. 课堂讨论; |
工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视频资料 |
学生已有基础: 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实施和控制教学过程。 |
学习情境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 学时:12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能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为本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2. 能用初级阶段的理论去分析我国和本地的经济建设状况,能指出本地人民奔小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方案; 3. 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艰巨性和必然性; 4. 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人追寻小康的“千年梦想”; 5. 熟悉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人全方位的影响。 知识目标: 1. 掌握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 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剖析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教学内容: 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课堂讲授(多媒体); 2. 案例教学; 3. 课堂讨论。 |
工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视频资料 |
学生已有基础: 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
学习情境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学时:14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帮助大学生了解现行的中国市场经济模式; 2.使大学生明白中国为什么不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 3. 能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原理分析和阐述简单的文化现象,能按照“八荣八耻”进行自我教育,能对“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多元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安全性和开放性”等关系性问题进行辩证思考,能选择正确的行为,提高文化辨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 4. 能用和谐社会的思想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知识目标: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 3.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和目标; 4.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
教学内容: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课堂讲授(多媒体); 2. 案例教学; 3. 课堂讨论。 |
工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视频资料 |
学生已有基础: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实施和控制教学过程。 |
学习情境5 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 学时:8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帮助大学生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 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3. 能用和平外交的思维方式分析和阐述简单的外交现象。 知识目标: 1. 分析并理解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及实现祖国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 掌握国际形势的特点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教学内容: 1.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课堂讲授(多媒体); 2. 案例教学; 3. 课堂讨论。 |
工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视频资料 |
学生已有基础: 了解我国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
学习情境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学时4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了解社会各阶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能对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做准确定位; 2. 能准确评价党所取得的成绩,能用党建原理正确分析党内存在的问题。 知识目标: 1.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
教学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多媒体演示; 2.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3. 案例分析。 |
工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视频资料 |
学生已有基础: 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史以及党的建设的相关知识。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实施和控制教学过程。 |
|
|
|
|